走在教育强国大路上 聚焦人才自主培养
“我自主设计的培养方案通过评审啦!”1月4日,对于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学生朱陈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当天,电子科技大学召开自主设计培养方案校级评审会,包括朱陈在内的15名学生自主设计的培养方案通过审核并正式开始实施。从2023年9月20日首个“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正式生效至今,电子科大像朱陈一样拥有“私人定制化”培养方案的学生共有16人。
“我对基础光电物理有强烈的兴趣和潜能,但现有培养方案暂不能满足我同时拥有扎实的光电和物理学专业基础的需求。”朱陈说,去年4月学校推出“自主设计”计划后,他就对此政策保持密切关注。最终,经过和导师多次研讨论证后,朱陈形成了自己基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光电子物理”专业培养方案。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给全世界高等工程教育提出了共同的挑战。培育未来产业和学术的领导者、制造者和发现者,是工程教育改革的目标。”电子科大校长曾勇表示,本科生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是电子科大突破传统路径依赖,致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强国建设,成电何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电子科大主动瞄准新工程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有必备的硬实力和锋利的软实力的卓越工程师,形成了唤起好奇、激发潜能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成电方案”。
一场面向全体学生的新工科教育改革
各种组合的气球列队,浮空、前进、转向。电机嗡嗡作响,“飞行器”快速推进,欢呼声此起彼伏。这是被电子科大工科新生誉为“宝藏课程”的“软体飞行器制作与挑战”课堂的日常。学生们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索如何给气球“插上翅膀”,让它既能飞得稳当,又能悬浮转向。
这样有趣有内容的新生项目式课程还有很多,选题涉及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智能汽车、电子皮肤、空地协同、智慧治理等。
作为必修的新生项目式课程,只是电子科大“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的一部分。2015年,电子科大启动新工程教育改革,从新生开始,全面实施激励性、创新性“新生新工程教育计划”,开展“新生项目式课程+新生课外创新实践项目计划+新生研讨课+多类型研究型教学”课内外一体的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一入学就能与知名教授建立联系,接触并尝试解决有价值的工程问题,强化思辨表达、团队协作等通用能力培养,养成研究探索、创新创造的习惯。
“学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唤起好奇、激发潜能,创造让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开始体验贯通四年的新型工程教育环境,增强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内驱力,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最终培养国家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电子科大教务处处长黄廷祝说。
在这样的目标指引下,电子科大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有一系列的思考: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素养和能力?老师应该如何教?学生应该如何学?
“如果只是试点班,是不彻底的,仅极小范围的学生能够受益。教育改革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需要有体系化的实施方案,关键是落地并持续迭代升级创新,电子科大的工程教育改革在‘大规模适用性’上下了功夫。”黄廷祝介绍,电子科大的新工科教育改革面向全体工科学生。
2016年,电子科大开展了历时一年半的本科培养方案全面修订工作,将成体系的新工科教育改革成果落实固化在本科培养方案。在随后颁布的《电子科技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中,又不断完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持续建设一流新工程教育体系。
如今,电子科大已在所有工科专业建成了“新生项目式课程(必修)”—“中级项目式课程”—“高级项目式课程”—“高峰体验项目式课程”的贯通四年逐级挑战项目式课程体系,环环相扣、节节攀升,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练就过硬的创新能力。目前,电子科大年均开设各类挑战性、研究型、项目式课程2800多门次,覆盖学生14万余人次。
培养紧缺拔尖人才的高水平“科研育人”新范式
“面向全体学生推进教学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整体质量的同时,我们还要重点突破,打破路径依赖,加快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这是电子科大在新工科教育改革时思考的第二重问题。”黄廷祝说。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推出自主设计个人专业培养方案计划,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电子科大持续推动高水平科研团队深度参与本科人才培养,使高水平“科研育人”成体系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实践。
“我们将9个科研项目与11门核心课程紧密联动。老师上堂授课、下堂指导、无缝对接,学生分组科研、同堂听课、一起研讨,实现‘研教互动、学研相长’。”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委主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杨建宇介绍,在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实施了“卓越成长计划”,构建起“案例化核心课程”与“通关式科研项目”相融合的精英人才培养体系,让学生“想学好”“能学好”,也形成了高水平科研转化的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在这样的培养体系下,本科生进校就能接触前沿理论,在高水平科研团队的带领下四年贯通、逐级冲关。教师将亲历的科研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其中,习得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培养工程实践创新的硬实力。
“‘科研育人’让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学科竞赛成绩突出。2022年11月,我们的本科生还作为第一作者在顶级期刊上发表了论文。”谈起“卓越成长计划”成效,电子科大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周云介绍,2018级本科生范旭祥等在导师的指导下发表了重量级论文。而此前的十年里,该刊第一作者为本科生的论文数,占比仅千分之一。
这样的探索不仅在一个学院,目前,电子科大已聚焦未来信息技术关键领域,组织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领衔高水平科研团队,打造了12个高水平“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平台。“卓越成长计划”“栋梁计划”“攀登计划”等各学院的一系列“科研育人”新工程教育计划犹如雨后春笋,不断落地实施。
“传统的科研育人主要在‘第二课堂’开展科研训练,电子科大突破了这一模式,以高水平科研团队为主体,把‘科研育人’成体系地深入落实到‘第一课堂’。”黄廷祝谈到,工程教育改革要打破科研与教学划界而治的局面,基于这样的出发点,电子科大实施“全流程再造”的改革创新,推动高水平科研团队深度参与本科人才培养,推进高水平科研项目重塑为本科核心课程,落实到本科培养方案,形成高水平“科研育人”成体系落地“第一课堂”的新模式、新机制,打造了全新工程教育场景。
打通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
2023年9月开学,电子科大的全体理工科本科生有了一门新的必修课——“专业写作基础”。这是该校在此前开设的“专业写作与口头表达”课程的基础上的又一次迭代升级。被作为新一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深入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通识必修课程模块进行高质量建设,实现对理工科学生的全覆盖。
“工程拔尖人才的核心素养,我们认为有两大方面:必备的硬实力和锋利的软实力。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打通的人才培养关键的‘最后一公里’。”黄廷祝说,简洁清晰准确地进行表达,无论是表达自己的工作思路想法还是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理工科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要实现顶尖科技人才的自主培养,专业写作和表达是中国工程教育需要为学生注入的通用“软实力”。“专业写作基础”课便因此而诞生。目前,该课程由62位学术与科研能力强、擅长专业写作、教学水平较高、投入此工作意愿强的理工科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已经开出30个班,覆盖920名理工科学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与表达的通用能力。
工程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还体现在学校培养和企业的需求对接上。
“用一个我们认为很成熟完备的体系去培养学生,导致学生很难及时吸纳新知识和新技术。”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院长于奇看来,学校培养与企业行业需求脱节的问题,是工程教育面临的共性挑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从师资角度来说,许多教师都是在象牙塔里成长起来的,缺乏企业和行业背景。
2015年,国家级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落户电子科大。学院的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本科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承担着培养国家半导体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集成电路工程人才的重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院重构了以政府为指导、产业需求为导向、高校与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最大限度释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及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能量。
“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进入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校内班主任+资深工程师组成的企业班主任的‘双班主任制’。”于奇介绍,为了实现培养“能用”“好用”的工程人才,学院和企业、行业深度合作,让他们深度参与人才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学生在大三下学期会全部进入企业实习半年。实习企业由学校从集成电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联盟里选择推荐,学生和企业进行“双选”。让学生真正深入企业、深入一线去看到“真”问题,习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培养方式,自然让学生的能力可以匹配企业的需求。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付裕告诉记者:“我们公司以前不招本科生,但近年来为电子科大破了例,他们的学生的确上手很快。”
与此同时,芯原微电子(成都)有限公司也是电子科大集成电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联盟成员单位,公司的企业教授每年会为电子科大学生送上定制课程,本科72学时,研究生24学时,并设立企业开放日等。
2023年,电子科大还启动了集成电路“强芯铸魂”本研贯通培养特别行动计划,探索实践本硕5年、本博/本硕博7—8年的贯通制精英培养新范式,通过“模块化+项目式+双导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紧缺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