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认为,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那么,曾经让基层工作人员头疼的“文山会海”、频繁的督查检查考核等现象,是如何被逐步精简下来的?在减掉不必要的负担后,基层工作的状态又是什么样呢?
这几天,在重庆江津区龙华镇,程菲和同事们正在村里入户推广卫生厕所。程菲是龙华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推广卫生厕所是近期乡村工作的一个重点。虽然程菲一直负责乡村振兴工作,但在以往,她经常是通过填写报表、开会听介绍才能了解许多具体的工作内容。
基层工作却难下基层,一些工作人员除了困于“文山会海”,还有许多检查要应对。一些督查检查太多太密,也让部分地区的基层工作人员深受困扰。
重庆江津区龙华镇燕坝村第一书记万俊说:“就扎堆来,我们上午迎接了一拨,下午又来一拨,可能下午迎接完了之后,又接到通知明后天又有一拨。感觉群众也会有说道,觉得我们一天就搞官面文章,负责迎接上面的检查,不去贴近他们,不去服务他们。”
以往,一些不必要会议、报表、检查占用基层工作者大量时间和精力,一些基层干部对此很有感触。
基层反应强烈的问题,也是党中央密切关注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任务,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明确要求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动向新表现,拿出有效管用的整治措施,切实为基层减负。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说:“中央政策能不能落地,主要靠基层能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落实。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困扰,很多基层领导干部忙于开会、忙于应酬、忙于检查,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为民解困上,也不能用在办实事上。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来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真正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谋发展、作部署上面。”
2019年,党中央明确由中央办公厅牵头,成立专项工作机制,专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督促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从中央层面做起,划定硬杠杠拿出硬措施,层层大幅压减文件会议数量、大幅压减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数量。截至2021年年底,中央和国家机关、省区市文件数量比2018年总体减少50%以上,会议数量减少65%以上,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数量总体降幅达到90%以上。
万俊说:“现在很多作风改变了,区级部门或者市级部门到我们这里调研,不提前打招呼,也不提前来踩点,甚至不做方案、不发通知,直接到现场开展暗访随访。还有会议的时间进行严格打表计时,许多领导讲话或者发言都严格控制时长。”
不必要的负担减少了,基层干部能把时间和精力真正投入到为群众办实事上来,在工作中有了更多的创新和活力。一年多来,万俊在村里入户走访,发现了不少有潜力的开发项目。
但是,给基层减负并不是一刀切,科学合理的情况汇总、督查检查,是推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实的必要手段。如何在减轻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效率是破解形式主义的重要命题。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市督查办的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第三季度各区县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往,为了了解各地的实时信息,都需要各个业务部门每周提供相关报表,但是现在,他们通过共享税务等部门的数据,大大减轻了相关业务部门填报表格的负担。
基层工作人员更新的这些数据,都实时汇总进入了市督考办自主开发的“数智督考”系统中,这是一套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信息分析处理系统。通过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大幅度减少了各地、各部门填报的次数和内容,也有效提高了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精准性。
除此之外,在这套系统中,还开发了一个“万人评”模块,由被服务对象来打分评价,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督查检查考核的一项,让基层工作由群众来监督。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委督查考评办公室主任陈相蘅说:“我们年初出台一套督查计划,任何部门不允许超范围进行督查检查。每个月还要对基层迎检情况进行一次调度,用更信息化的形式替代原先传统形式上的督查检查考核,以结果为导向开展督查检查考核工作,为基层减轻了大量的工作负担,也激发了基层提振精神干事创业的热情。”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说:“在数字化时代,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让数字多跑路,基层工作就可以腾出时间、腾出精力,更多为群众办实事。但是要掌握度,过度搞这个东西,甚至把这些当成评价标准,说你是不是上线了,是不是有APP了,是不是建工作群了,甚至看在群里发言的次数,就变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形式主义常常会有新的表现形式。在一些地方,随着电子办公的不断推广,“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成了基层工作人员新的负担。
2020年底,中央层面专项工作机制部署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甘肃省山丹县纪委监委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基层工作人员提到“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给他们带来的困扰。每天除了要回复信息,还要完成各类学习、转发、点赞等“打卡”任务,增加了他们的隐形工作负担。当地出台了《微信工作群、QQ工作群管理办法》,严防通过工作群随意向基层派任务发指令等问题。
甘肃张掖市山丹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甘雪梅说:“我们首先督促各乡镇部门围绕整治重点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纠,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着力整治空壳类、僵尸类、重复类的信息平台和工作群,让干部能够有更多的精力抓工作、促落实。”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按照党中央要求,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专门条目纳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公开通报曝光反面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
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艾四林说:“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更强调系统管理纠正‘四风’,系统管理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发挥综合效应,显示了中央坚决遏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意志和决心。”
为基层工作减负,更大的意义在于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云南楚雄州牟定县江坡村,村干部带记者在仓库里找到了曾经挂在村委会外的一块又一块牌子。牌子虽多,村里的工作人员却只有这么多,群众来了办事反而一头雾水。
2019年,楚雄州设置基层减负动态监测点,发现基层挂牌多的现象,进行了清理。江坡村一共摘掉了村委门口的15块牌子,设立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只挂一块牌,村民们办任何事都能在这里完成。
村民享受到了“一站式”服务后,2021年底,牟定县又正式上线了村(社区)集体“三资”监督管理平台,各个村和社区的资金、资产管理、监管等采用分级管理,农民在领取补贴、保险报销时,以往最少要等待三五天,现在一天以内就可以发放到手。
除此之外,平台还实现了村或社区的常用资金、资产等公开,居民们的一些个人事务也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让大家感觉非常方便。
2022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电话调查结果显示,83.8%的社会公众对所在地方和单位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情况表示满意,75.6%的社会公众认为基层减负政策取得较好成效。
近5年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整治形式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并不是终点,最终目标都是将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切实为人民群众谋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