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党建频道文博之窗 → 正文

专家:“科技”+“创意”提升文博IP价值

作者:张洽棠发布时间:2021-05-26 20:47浏览次数:

近日,2021中国文旅产业年会——2021文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由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CAAPA)主办,河南省博物馆学会、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承办,以“文博·跨界·融合”为主题。

探索“新方向”文博文旅将跨界深度融合

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会长、华侨城集团董事、总经理姚军致欢迎辞,他表示,本次文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邀请到了政府领导,文博行业专家、学者,以及旅游行业的专家学者,就文旅融合发展政策解读,文物及文博行业的现状,打造文物IP与新时代景区、网红博物馆,寻找文博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的新方向,文旅产业链深度融合,新时代文博业态的规划思路等众多话题,共同来探讨文博文旅业的跨界创新发展。

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内一线博物馆文化专家进行了行业观点分享。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作了题为《博物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态势和措施》的演讲,系统全面地分析了当前文旅融合发展的局势变化。谈到文旅融合时,刘曙光表示,“在文旅融合方面,文化界、博物馆界是需要和旅游界更深度融合。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提高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这个目标上,文化文物和旅游事业的目标是一致的。”

刘曙光指出,我国绝大多数的国有博物馆,以及一些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都实行了免费开放政策,从而给发展博物馆旅游提供了最强的支撑。当今的博物馆已不再仅仅是保护、收藏、研究、展示文化遗产的机构,同时它也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面向未来的文化服务和教育机构。所以现在博物馆普遍面临着观众群体日益扩大,社会影响日趋增强这样一种现实,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作为一个博物馆人,我想强调:旅游不能冲击到博物馆的根本,不能让博物馆丧失它的优势和特色,而且博物馆的旅游一定应该是在文化旅游发展当中的高级形态,博物馆不仅需要‘游客’,更要培育‘观众’;博物馆可以是‘景区’,但更要是‘课堂’。”刘曙光表示。

传统拥抱潮流提振文化自信

要让文物、文化“活起来”,就要用复合当代群众审美的方式去表达传统文化。近来火爆全网的《唐宫夜宴》则让河南的古老文化遗迹走进全国人民的视野,文博产品的沉浸式体验以及网红博物馆的诞生,文博文旅的相互融合、跨界,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目光和注意。当传统文化与潮流文化相拥,年轻人则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文化当中,并建立文化自信。

本次论坛上,河南省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凯以及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郑安新,分别作了题为《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与现代表达》、《数字创新加快文物与旅游的跨界融合》主题演讲。

田凯表示,“今天上午到展厅展区看了看,确实对我触动很大,我看到了游艺项目和文化结合有很多,我感觉这也是今后这些旅游项目,游艺项目的方向,想更多融入文化元素和历史元素。”田凯认为,共享的手段和扩大的手段有很多,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等新技术,这是重要的手段。另外融合式发展,一定得融合,不能在自己的圈里那么转,广泛的合作,扩大展示,除了线下展示,还包括线上展示,另外还有像今天这样扩大交流,一定得把自己的视线和眼界打开。

郑安新则认为,在数字科技广泛应用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下,文物保护利用延伸服务正因此而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广泛受到全社会的青睐和接受。数字技术在文博业的应用,使人们在文博场所通过体验数字带来的新感受、新生活,同时体验参与互动沉浸进入了数字化环境营造与审美之中,从而穿越时空,身临其境的感受蕴藏在文物背后的故事,随着文物世界不断扩展数字化迎来的生机,随之而来的是加快文物与旅游跨界融合的新变化到来。

清华文创研究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发展主任、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安斌带来了《“创意+科技+模式”打造数字文博新体验》的专业剖析。周安斌表示,如果我们能够让更多的中国文化IP化,能够商业化,能够更好的传播,我认为这个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非常有帮助。

在谈到如何打造IP模式时,周安斌列举了《国家宝藏》的成功案例,“我们认为IP经济等于文物IP+旅游引流+商业复制,我们文物都是物品都是宝贝,但是我们的文化IP和文化资源怎么通过科技的表达,怎么通过商业化的手段能够让它进行复制,这个就是能够实现文物的活化。这里看到一些比较好的,比如像《国家宝藏》,它这个就是通过非常火的节目,把《国家宝藏》IP进行线下化的体验,将线上节目IP再造,我们打造了一个基于线上IP节目景区,形成了一个线上到线下的引流。另外通过线下体现实现更好的IP变现,这种方式我们认为未来有非常好的借鉴价值。”

“通过我们这样的技术,能够以小见大,能够通过科技的手段,通过创意的表达重塑文化资源价值去提升文博IP价值,也通过这样一些创意技术手段,能够让游客释放感官,上天入地,带给他全沉浸的体验,让他通过这种体验去更深入的体验当地的文化和在地文化文博的主题。我们是希望通过沉浸式、展演式数字文博体验,通过多感官实时交互,去重塑历史场景带给游客主动的参与亲密的接触。”周安斌表示。

让文物“活起来”数字化发展兼顾行业准则

在本次高峰论坛的圆桌论坛环节,特邀主持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柴秋霞从行业视角出发,与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史家珍、首都博物馆学术领头人、文物保护专家何海平、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秦挺鑫、清华文创研究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发展主任、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安斌,针对《探究文物古迹遗址保护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主题,共同呈现了一场行业专业对话。

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那么让文物“活起来”“会说话”,就成了不少文物研究者的目标。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二级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史家珍进行了观点分享。他表示,“下一步我们还要利用一些技术加强合作,利用这个方面一些先进的科技手段,把这些东西展现给社会大众,让大家真正认识到老祖先在一千多年前甚至两千多年前,创造出的精美艺术品是多么优秀。”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生导师教授柴秋霞对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她表示,从静到动,AI技术、VR技术、让文物和历史人物活起来了;从近到远,互联网技术,尤其以5G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又让文物飞入寻常百姓家,即便疫情情况下,依然让观众和文物、博物馆有了亲密的接触。

首都博物馆学术领头人、文物保护专家何海平则说:“用数字技术逼真模拟文物,减少游览人数,提升游客体验的同事也加强了文物保护。”并希望以后数字技术的发展更多的考虑到文物保护的方向。

全国公共安全基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秦挺鑫,针对文博数字化发展中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作以阐释,“从2006年到现在,标准化推进还是比较迅速的。到目前为止,国家或者行业标准发布了大概有七八十项。但是在今天探讨的领域,可以看出标准还是很匮乏的,很重要的原因是多媒体技术和文博领域的融合,本来也是一个新兴事物。”对于行业标准的制定,秦挺鑫表示,从协会,有文博领域协会,包括今天说的游艺机游乐园的协会,也有数字技术的协会,可以联合起来加速推动这个领域团标形成,从文物保护的角度,将来规范相关的工作。

清华文创研究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发展主任、金东数字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安斌发言表示,国家一直在提文化自信,文化走出去,文化自强,如果能够把文化打造成一种现代人喜欢的方式,用云的方式或者说5G之下,用高清视频的方式,互动游戏的方式传播出去,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和影响力更强,对于塑造中国文化自信也更有帮助。关于整个文博数字化发展中的行业标准与规范,金东数字也将积极参与其中制定标准,用实际行动共同推动行业标准化进程。

上一条:2021 中国东北亚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七月下旬开幕

下一条:2021重庆文博会时间、地点、门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