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资讯

思政资讯

热门推荐

焦点访谈:共赴非遗之约
焦点访谈:千年古籍焕新生
焦点访谈:未雨绸缪保安澜
德法共治打造清朗网络空间
焦点访谈:建馆容易开馆难
焦点访谈:能源转型 提质焕“新”
焦点访谈:激活文化创新双引擎
焦点访谈: 一景激活百业兴

思政资讯

  • 善用“大思政课”培根铸魂

    日前,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突出主渠道建设、强化实践育人、大力推进思政教育信息化、加强队伍建设、拓展工作格局等多条举措,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取得实践成效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思政课的价值在于培根铸魂。如何推动思政课向更高质量发展,打造更多思政“金课”、释放思政魅力,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

    2022-10-16
  • 十年砥砺奋进 绘写壮美画卷 ——写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

    (一)盼望着、奋斗着、创造着,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就要胜利召开了。多次见证重大历史时刻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红旗招展;深圳莲花山公园里十年前种下的高山榕,亭亭如盖、枝繁叶茂;蓬勃生长的雄安新区,机械轰鸣、塔吊林立;翱翔寰宇的中国空间站,“太空出差”的航天员们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历经岁月洗礼,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欣欣向荣;满怀豪情壮志,亿万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争先。日月开新...

    2022-10-15
  •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作出的庄严宣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解决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

    2022-10-14
  • 喜迎二十大|中共十九届七中全会在京举行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讨论并通过了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2022-10-13
  • 喜迎二十大|以奋斗书写时代荣光——一线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弘扬奋斗精神

    金秋十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广大一线党员以只争朝夕的拼劲、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敢为人先的闯劲,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当第一缕晨光撒向大地,中铁十五局集团沈白高铁项目建设工地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在沈白高铁大洋沟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十五局集团五公司沈白高铁项目党支部书记杜海波穿梭在工地上,认真检查着每一道工序。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这位有着15年党龄的“80后”一直坚守在工地,小到钢筋绑扎...

    2022-10-11
  • 喜迎二十大|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青年学生奋力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题: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青年学生奋力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新华社记者破晓时分,熹微晨光中,中国人民大学2022级新生登上天安门观礼台。雄壮国歌声中,青年学生们身着红色上衣,庄严肃立,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是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于党的二十大召开前组织的特别活动,也是丰富新生军训形式的重要内容。“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我心潮澎湃,深刻体会到青年梦与中国梦的同向...

    2022-10-10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非凡十年看优势丨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题: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从大江大河治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华社记者“继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之后,我们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国家的‘江河战略’就确立起来了。”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善治国者,必先治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

    2022-10-10
  • 建强战斗堡垒 夯实执政之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综述

    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坚不可摧,党的执政地位就坚如磐石,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

    2022-10-10
  • 世界现代化版图的东方巨变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题:世界现代化版图的东方巨变新华社记者叶书宏 柳丝 谢彬彬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寄托着几代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伟大梦想。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以《建国方略》畅想规划未来现代化中国的美好蓝图。今天,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励精图治,将其刻写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上。2020年10月,正在广东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在《建国方略》相关规划图前驻足凝视,不禁感慨...

    2022-10-09
  • 建强战斗堡垒 夯实执政之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综述

    新华社北京10月9日电 题:建强战斗堡垒 夯实执政之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综述新华社记者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其中,基层党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可能具有的强大组织资源。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好了,我们的基层党组织牢不可破,我们的党员队伍...

    2022-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