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资讯 > 正文

从世界大势和国家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思政课建设

作者:李弦 王让新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3日 00:18浏览次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下发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这也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条件下关于思政课建设的崭新定位,这一崭新定位所体现出来的战略高度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一、“世界大势”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崭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举行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已经明确指出,思政课建设“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这里的“大势”分别是指“世界大势”与“中国大势”。

其一,“世界大势”的主要内容。“世界大势”在《意见》中被进一步表述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种表述既是一种凝练,又是一种提高,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主要内容:第一层面,从世界发展格局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指涉了一种新的国际秩序的建立。从正向角度而言,世界格局的变化正在依托着“全球化的浪潮”向着纵深处推进,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全方位来临,全球化进程已经呈现出了“不可逆”的态势;但从反向角度而言,各种“逆全球化”的现象却又时常出现,这种“逆全球化”的现象不仅出现在了一些发展中国家,还出现在了一些发达国家,其中尤以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英国脱欧”为代表。当然,从国际关系的发展规律来看,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中所指出的:“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之中,”这种“加快演变”的现实性基础就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因此,以“百年”为界,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第二层面,中国在这个“大变局”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经济层面。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也为中国能够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奠定了现实基础,同时,中国也一直致力于构建更加多元和更加和谐的国际秩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这种定位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之中始终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大变局”之中发挥重要作用,始终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历史也为世界发展格局带来了深刻变化,因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百年”也是指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历史。

其二,“世界大势”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崭新要求。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思政课建设,对于我们提出了几点根本要求:首先,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这里的“世界大势”就是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它既包括了世界格局的崭新变化,也包括了中国在其中所发挥作用的变化。因此,当我们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大势”时,既要认识到世界发展格局的崭新变化,进而树立全球化的观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同时也要正确认识到中国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变化,尤其是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这就构成了“知”的层面的要求;其次,“行”的层面的要求,除了要引导学生“认清”世界大势之外,还要“顺应”世界大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政课建设要放宽视野,积极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来思考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具体而言,这需要广大青少年增强文化自信,并在现实的国际交流中展示自己的正能量;最后,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思政课建设。不管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需要真实做到“知行合一”,思政课建设现在所面临的时代境况是崭新的,对于我们的要求也是崭新的,我们不仅要“认清”世界大势,还要“顺应”世界大势,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做到“知”与“行”的真实统一。广大青少年不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信念,同时还要“外化于行”,在现实行动中真正坚守我们的基本信仰和基本信念,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崭新要求

把思政课建设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这是一个崭新定位。

其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定位。思政课建设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课程建设”或“课程改革”(如当前的“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而是关乎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这是一个崭新定位。它主要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总体性的时代方位,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因此《意见》中也明确指出,“新时代”条件下的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种总体性时代方位的界定明显已经上升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主要是指具体化的规定,即思政课建设所面临的“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究竟是指什么?《意见》中明确指出:“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这就构成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具体所指,我们的思政课建设必须上升到这个高度。

其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对于思政课建设的崭新要求。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又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因此我们的思政课建设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铸魂育人,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等;其次,必须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对待思政课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在综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基础之上,对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做出了两个阶段的安排:第一个阶段为2020–2035年,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第二个阶段为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向“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转变,不仅是一种时间上的递进,更是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也看到,《意见》中明确指出,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来推进思政课建设,这里的宏观背景已经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了,很明显,单从时间上来看,我们就已经把思政课建设放到了更为宏观的时代背景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政课的建设中,视野要更为宏大,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积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文化强国,并加强“文化强国”的机制建设。从更宏远的视野来看,广大青少年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力军”,必须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强国信心,并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看待思政课建设,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近一百年的奋斗历史,就是践行自己初心和使命的历史,也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因此,我们的思政课建设就必须上升到“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我们要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形成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深厚情感,进而做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政课建设才能达到应有的高度。

(作者单位: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一条:从三重维度把握办好新时代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下一条:知情意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四维规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