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张红霞: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者:万霁萱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0日 15:41浏览次数:

【张红霞: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红霞认为,当前,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克难攻坚、闯关夺隘的重要阶段,教育引领广大青年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应做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为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做好准备。首先,高校应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其次,高校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熔铸到培养过程的各环节,使其成为每个青年思想和行为的根本遵循,引导青年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摘编自《光明日报》

【秦健、梁红军: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秦健、梁红军表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要进一步解决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性机制性难题,补足生态文明发展短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持续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一是要坚持系统的科学创新。推动绿色发展理论、制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突破,深化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影响制约生态环境质量的各种关键性因素和重要环节,为从根本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的步伐。依靠先进的环境治理工艺、技术路线,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提高环境污染预防治理能力水平,科学预防、科学保护和科学治理。三是要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创新。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科学化水平,把制度创新工作贯穿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阶段。紧紧依靠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实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预防和综合治理。

摘编自《经济日报》

【朱小杰: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民族教育领域重大风险】

教育部民族教育司党支部书记、司长朱小杰表示,民族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同时也要做到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民族教育领域重大风险。要着眼总体国家安全观,着眼民族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安全和各级各类学校阵地巩固,建立完善民族教育领域风险防范机制。要坚持稳中求进、进中固稳,加强对各种风险源的调查研判,提高系统谋划、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能力,对相关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加强对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指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稳慎施策,为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和社会主义制度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

【苏春雨: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总工程师苏春雨表示,从总体来看,我国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森林等自然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林业仍然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短板。因此,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总目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为主要任务,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和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要求,全面深化林业草原改革,不断完善林草事业法律法规体系,加快推进林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科学规划、配套政策、精准管理、优化服务,切实加强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全力推动林业草原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摘编自《中国环境报》

【薛泽林: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注重市场化导向】

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薛泽林表示,目前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面临着由于属地化管理带来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要注重市场化导向,在明确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动力机制的基础之上,尝试多种一体化模式。首先,坚持政府推力。长三角各省市可以从各自定位出发,将国家战略实施转化为各地突破发展瓶颈的政策机遇,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满足域内公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其次,坚持市场推力。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均衡的地区之一,坚实的经济基础和良好的营商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有意向参与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来,并形成市场推力。最后,坚持技术推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可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精准识别各区域居民的个性化公共服务诉求,再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公共方服务资源的整合,以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缩小三省一市公共服务资源分配和供给机制上的区域差异;与此同时,相关技术公司可以运用智能终端、大数据、云服务等新型技术手段,挖掘虚拟服务机构跨空间的公共服务供给潜力,发挥“互联网+”模式在便民服务上的优势,推动公共服务供给的便捷化和智慧化。

上一条:习主席4点希望情系澳门发展 推动“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下一条: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论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