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中国式现代化:适应中国发展实际的独特方案

作者:乔治·佐戈普鲁斯发布时间:2023年03月07日 18:38浏览次数:

自1978年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坚定持久的现代化政策,改革开放战略的实施无疑对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与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西方国家现代化相比,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社会治理模式。这一模式因与西方现代化处在不同的阶段、面临不同的挑战而呈现出不同的特质,是一种适应中国发展实际和国情需要的独特方案。

过去三年,中国克服了新冠疫情大流行带来的重重困难,实现了稳定渐进且富有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国将疫情防控政策与保持良好经济增长相结合的努力令人钦佩。同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虽受到疫情持续扩散、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但仍成绩斐然。而当前疫情影响的降低意味着中国拥有大量的外商投资机会,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乐观,尤其是旅游业将成为支撑增长的驱动力。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这一“国家长期工程”的过程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始终,构成了区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一大特色。例如,中国为缩小社会群体收入差距而提出的共同富裕值得全世界关注。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在消除绝对贫困方面的行动尤为值得称赞,堪称近年来中国所取得的最重要的现代化成就。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并不意味着现代化旅途的结束,中国当前仍面临艰巨的现代化推进任务。中国在巩固过去所取得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现代化成果的同时,努力开创新的现代化发展机遇,将为实现更大的社会经济繁荣铺平道路。

良好的政府监管对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社会动荡时期例如全球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期间,政府监管须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西方国家,这一监管是松散无力的,导致应对危机的社会要素和资源无法被充分调度。与西方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拥有规范有序的政府机构,这对公共政策的执行产生了直接而积极的效应,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例如,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频发的自然灾害表明,气候变化已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在过去十余年间将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在国家层面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了一系列长期发展战略,在国内和国际层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短短数年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使用领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做法表明了一个“有效政府”的重要性,为世界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

当我们对中西现代化进行比较的时候,应当使用不同的衡量标准。西方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等现代化进程的时间节点早于中国,目前西方老牌工业强国已普遍进入后工业时期。然而,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方面的速度之快是西方国家未曾经历的,这种速度与效率令人赞叹。就当前席卷全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言,中国在技术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表明中国不仅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也有勇于革新自我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也加强了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对于当前欧洲的现代化进程而言,一个挑战是控制引发战争的尖端技术,让技术为维护和平作出贡献而非成为促进和平的障碍;对于中国现代化现状而言,需要考虑如何避免自动化、数字技术等造成的传统岗位流失、老龄人群被新兴科技边缘化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现代化进程总是充斥着不平衡,发展与矛盾并存,这是现代化的典型特征,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如此。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不同行业与领域之间的不协调性也会逐步凸显,西方国家在过去的现代化历程中曾面对这一现象,而中国当前的现代化进程也正面临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中国式现代化的治理模式虽不同于西方国家,但现代化带来的失衡问题是相似的。应对这一挑战不分国界,国家政策和国际合作必须齐头并进。不同于一些西方国家政府的是,中国政府并未逃避问题,而是选择直面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例如重点帮助低收入人群等铲除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因素,这一务实的态度值得赞赏。

上一条: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思想纵横)

下一条:以有力政治监督确保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落实见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