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24学术论坛在京召开

作者: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8日 14:38浏览次数:

2024年5月26日,主题为“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新使命”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24年学术论坛在北京顺义召开。来自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领导和理事会理事代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等全国从事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的学者与会员代表近400人出席了学术论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出席论坛并讲话。学术论坛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康宁主持。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康宁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战略决策部署,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赋予教育前所未有的使命责任。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系统阐述“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制与实施好教育强国战略规划是当前教育系统全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韩进

面对教育界紧锣密鼓地研制面向2035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重要时刻,韩进会长指出,这一宏观规划将是我国在特殊场景下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谋划,将决定作为从教育大国走向教育强国并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重要里程碑。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学会,更需要站位国家高地,从全局视野与战略高度,研究阐释决定中国未来教育命运的强国战略的时代意义与战略价值。韩进会长在谈到国家战略意义时说,战略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讲是决定性的,历史告诉我们,战略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战略失误可能是最大的失误,很难有机会来补偿。开展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需要专家学者们坚持“顶天立地”。所谓“顶天”,就是研究教育问题时要习惯用战略的思维、战略的方法、战略的手段,不断提升战略应对能力。所谓“立地”,就是要尊重教育规律,这是基本原则。他殷切希望,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能够更好地聚集战略研究专业人才,更好地关注重大教育政策与规划问题,为国家未来战略服务,为民生福祉服务。

在上午的学术报告环节,论坛特邀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宁波大学强国战略研究院院长薄贵利教授;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教授;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长三角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执行主任、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珏研究员;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四位学术专家,围绕“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新使命”,分别从国家战略与人才战略、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的使命任务、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规划结构研究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教育强国战略的宏观意义、目标手段、方法路径等,专业精彩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

据介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是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的重要分支机构。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将立足国家全局,以教育强国建设为目标,聚焦教育发展战略、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与交流,关注宏观、中观与微观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各层次、各领域相互联系的教育战略、政策与规划的研究交流,注重教育战略及教育竞争力的国际化比较研究交流,侧重教育战略研发颁布实施全过程的研究交流,关注地方尤其是区域教育战略规划制定落实贯彻的创新过程,同时注重对长期重大教育战略规划实施过程的溯源评估及未来预见战略的研究交流,关注教育规划与政策的方法论及研究工具的学术交流。积极构筑学术研究、智库咨询、经验交流、实践引领的学术交流平台,为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加快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战略研究中心原主任、宁波大学强国战略研究院院长薄贵利教授

薄贵利教授作题为《国家战略与人才战略》的学术报告。他从历史脉络引出国家战略概念的提出、国家战略的基本内涵、国家战略的结构、国家战略的主要模式、人才强国战略的地位和作用等五个方面,并为此做了经典阐释,指出国家战略是为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实现国家目标而综合开发、合理配置和有效运用国家力量的总体方略。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其成败直接关系国家的兴盛衰亡。他引用美国战略家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话语——“如果战略错了,那么,将军在战场上的指挥才能、士兵的勇敢、辉煌的胜利,都将失去它们的作用,尽管在战略正确的情况下它们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促进国家战略决策科学和执行高效,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迫切需要加强国家战略研究。他认为,人才强国战略是强国第一战略,为在新时代建成现代化强国,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强国。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人才强国,迫切需要大力提升世界一流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打造吸引凝聚一流人才的强磁场,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人才的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范国睿教授

范国睿教授作题为《教育政策与规划研究的使命与任务:研究什么与怎样研究》的学术报告。范国睿梳理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围绕教育规划基础系列发布了90余份报告,内容涵盖教育规划的理论与技术、教育政策、教育评价、教育治理等多个领域,剖析这一案例后他指出,我们正在做教育强国建设重大决策的确立到规划实施,再到目标达成这样一个极其艰巨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规划可以为我国规划和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有益理论与专业性的技术支持。他提出,需要集中多学科的力量,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研究教育政策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与规划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稳步、有序、持续地推进。范国睿强调,全面落实教育强国战略,要基于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导向,审慎分析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现实条件,系统规划与分步实施,妥善处理科技与人文、教育与社会、国家与地方、重点与一般、发展与治理、当下与长远等一系列辩证关系,促进教育强国建设稳步发展、有序发展、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长三角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执行主任、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张珏研究员

张珏研究员作题为《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特点》的学术报告。他介绍了长三角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估中心开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分析等专题研究工作,即按照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将本—专—硕—博现有专业与我国目前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挑出来,形成人才培养专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照表。他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他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的人才规格类型与能力特点,以人才培养规格、能力特点等要求为中介,提升学科专业与战略新兴产业的对应准确度。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参考相关战略产业人才标准确定提出的《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集成电路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工业机器人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等产业人才岗位能力要求标准。他指出,各大区域高校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培养的招生规模、结构与变化正在努力适应区域内的战新产业发展,各大区域高校2023年招生规模以及2015—2023年的招生规模增加数量、招生增长的倍数等,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以及中部、西部主要产业集聚区的战新产业分布已经形成密切的相关关系。最后,他建议各地、各高校培养战新人才不能简单地强调和依赖现行供-需关系。针对高校人才培养不满足产业发展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层次、能力不适应战新产业发展新变化的现实问题,必须深化产教融合机制,推动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充分利用各类研发机构、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的技术、设施、场景及重要创新资源,突破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和人才发展支持路径,探索形成紧缺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培育新路,为战新产业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必须分析研判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战新产业分布与发展对中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整体提升各区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重心,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提升博士、硕士STEM专业人才培养比例。建立国家层面宏观指导、区域层面规划布局、省级层面优化调节的高校分类体系,指导各地各高校科学定位、合理调整和确定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结构、凝练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发展,落实、发挥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龙头地位和作用。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传毅

王传毅研究员作题为《面向2035的中国教育规模结构研究》的学术报告。他指出,教育规模结构的变化对教育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教育发展规划各方面几乎都与人口规模、结构和分布有关,必须充分考虑人口动态变化”。基于人口转移矩阵和补偿性生育模型方法,对“三孩”政策下2035年前各级教育规模变化进行预测,发现学前教育规模先下降后上升再缓慢下降;义务教育规模先基本稳定而后缓慢下降;高中教育在2026年前规模保持基本稳定,2026年后呈扁平状的倒U型曲线;高等教育在学规模逐年稳步上涨。他认为,虽然基础教育阶段教育规模的整体下降会对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严峻挑战,但不应忽视在具体区域布局中也将会存在资源供给过量与短缺并存的现象;在高等教育领域,资源总体上将呈现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但整体教育规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强国建设进程中经济、科技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当前教育系统的资源约束以及各级各类学位点布局的基本条件,综合研制符合中国国情下区域特点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规划。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第三届理事会学术论坛会场

在下午的分论坛环节,与会学者就实施教育强国建设和我国中长期发展中前瞻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世界教育强国崛起发展历史比较与教育强国建设时期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研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举措研究,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及作为强国教育战略基石政策研究,各级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国战略实施落地的政策创新研究,教育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演变趋势及实施教育强国建设教育治理应对举措等六个教育强国背景下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展开深入交流研讨。

分论坛一聚焦实施教育强国建设和我国中长期发展中前瞻性的重大战略问题。会议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王传毅、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人的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晨研究员召集主持。与会者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深入地研讨与交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支撑态势、政策取向;教育系统抢抓机遇应对风险挑战的具体思路和关键举措;教育强国规划纲要的实施、“十五五”时期国家经济社会走势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应对举措和建议。

分论坛二聚焦世界教育强国崛起发展历史比较与教育强国建设时期我国高质量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研究。会议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朱益明教授,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熊建辉召集主持。与会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深入地研讨与交流:国家兴衰与教育强国崛起关系及规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国家核心竞争力关系;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的阶段性需求,从国际教育变革视角,分析讨论“十五五”时期我国教育发展所处阶段、主要特征及其突出表现,以及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阶段性战略选择与政策措施等问题。

分论坛三聚焦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举措研究。会议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卢晓中教授、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孟照海召集主持。会议从梳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人才链资源流动的演变历程,分析研判今后一个时期全球高端创新人才资源流动重构对我国高质量创新人才的影响因素和趋势特征,讨论评估从全方位谋划实施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大规模卓越工程师培养、技术创新等人才培养、特别是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等政策项目方面的效益影响,研究分析教育强国建设实施与“十五五”时期构建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的思路和方向,并从战略研究出发,如何能够提出具有标志性和牵引性的重大改革举措建议。

分论坛四聚焦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升及作为强国教育战略基石政策研究。会议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杜晓利、常务理事、学术委员张爽教授召集主持。会议旨在梳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基本均衡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判分析“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的基本状况,进一步夯实基础教育基点,加大深化基础教育提质扩优工程的阶段性政策研究,并据此提出将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由“基本均衡”转到“优质均衡”工作所需要的条件与阶段性推进的目标,研究提出推动一些差距较大的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或优质均衡发展持续加大力度的特殊政策,并交流讨论了为我国义务教育工作重心尽快转到“优质均衡”阶段提供调整优化的思路方案、实施路径和政策举措建议的可能条件。

分论坛五聚焦各级政府确保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国战略实施落地的政策创新研究。会议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立国、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阙明坤召集主持。会议主要讨论交流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生命线,在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关键要素。与会学者围绕各级党委、政府在“十五五”期间,面对差异发展、多样化发展、特色发展,怎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如何加大力度,统筹各方力量、汇聚各方资源的政策创新措施,研判在确保各级政府教育优先发展与人才强国战略地位落到实处的政策条件。

分论坛六聚焦教育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演变趋势及实施教育强国建设教育治理应对举措研究。由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张珏研究员、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潘希武教授召集主持。会议围绕教育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演变趋势及实施教育强国建设教育治理应对举措进行交流研讨,梳理当前教育治理体系面临的新挑战,分析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中教育所存在的短板与不足;研究教育进入新的战略变革期的内涵特征,研判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演变趋势及对教育战略实施的影响;分析讨论进一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个性化、动态化和终身化的教育需求,在破解教育急难愁盼问题上的思路举措。

会议期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还发布了四项有组织、开放性学术研究项目。

教育政策与规划专委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教授发布《中小学家校关系的制度创新与法律保障研究项目方案》。该项目充分挖掘和协同创生中小学家校依法良性互动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和有效经验,系统推进家校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厘清与家校关系治理机制的法治化。探索建立有利于消解家校矛盾冲突、促进家校协同共育的中小学校家校关系制度框架,为立法机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学院分中心执行主任阙明坤研究员发布《中国教育政策创新案例研究项目方案》。该项目旨在总结推广教育政策制定、实施与评估中的有效举措和典型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政策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参考。

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展经济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晨研究员发布《教育大国进程中教育重大战略及政策演进研究项目方案》,对我国建成教育大国进程中的教育战略部署、规划制定、政策实施、政策效益、政策演进特征及规律、教育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循证研究。分析教育大国与教育强国的发展关系,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战略、路径、成果的国际和国内的基础环境及影响因素,教育大国进程中所积累与沉淀的经验、路径、制度、发展轨迹对教育强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教育政策与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熊建辉研究员发布《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教育发展战略国际比较研究项目方案》,从提高我国全球教育竞争力与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贡献度两个维度出发,在充分借鉴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探究世界主要国家在建设教育强国中所走的道路和建立的模式,提升中国教育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建设世界教育强国战略提供理论支持、案例参考、政策建议。

上一条:各地各高校将集中组织大规模校园招聘

下一条:全国大中学生心理健康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