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培训 > 正文

从思政课的内涵式发展把握“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内涵

作者:张杨乐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7日 11:22浏览次数: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等,为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径。一段时间以来,“大思政课”获得学界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也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研究视角。对“大思政课”的整体理解,既要吃透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思政课建设宏大愿景,又要从“大思政课”自身作为独特的思政课程形式的角度,运用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资源作出学理阐释,还需要从课程实践的角度,把握“大思政课”的课程结构和组织实施,揭示“大思政课”运行的环境依托和条件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这不仅拓深了对思政课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而且也为把握“大思政课”的科学内涵、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实践思路。

“大思政课”建设深化了思政课的本质性认识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重要论断。“大思政课”注重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认为思政课不能只是在课堂上讲,还要将课堂迁移到广阔的社会空间,由“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以往的思政课更多地照着文件讲、照着课本讲,容易让学生觉得内容枯燥、不接地气,思政课也难以有效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果。

“大思政课”的“大”指向大站位、大生态、大格局,思政课的“大”恰恰有助于回归思政课应有的课程本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是关注人的灵魂建设的德育课。它通过培育学生积极、进步的价值观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大思政课”作为课程育人形式,是思政课的具体表现形态,它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大背景,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宏伟使命。“大思政课”较之以往的传统思政课,视野宏大、立意高远、格局广博,较为真切地反映了思政课的本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曾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这里的“道理”指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理”。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这里的“理”重视反映特定时代人类社会进程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社会历史规定性。而思政课的道理“怎么讲”也需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思政课所讲之“理”需要面向广泛的社会群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离开了广阔的社会空间,思政课所讲之“理”也就失去了现实基础,思政课之理“如何讲”也就缺少了社会活力。

党的思想文化建设、宣传工作以及意识形态教育一直有面向社会大众的传统。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是我党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宝贵经验。“大思政课”赓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它让思政课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从社会中汲取丰富养料。思政课内涵了社会性的维度,具体落实有其社会化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及“善用大思政课”的论断,将“大思政课”加以独立论述,重点解决以往提升思政课实效、求解思政课本质的时候,所忽视的社会维度。

事实上,“大思政课”不只是思政课外延式的拓展,而是对思政课本质内涵的拓深。“大思政课”通过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价值,拓宽思政课的育人载体,将“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起来,更为有效地落实高校课程育人的根本使命。真正让思政课成为一门视野开阔,充满现实关怀、社会活力的德育大课。

“大思政课”建设丰富了思政课的学理性阐释

尽管“大思政课”是关于思政课建设的新提法,但“大思政课”背后的历史传统与实践探索由来已久,而且也承载了丰富价值理念与学理根基。“大思政课”不仅深化了人们对思政课的本质性认识,而且也丰富了现有的思政课的课程理论,自身有着深厚的学理支撑。

“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拓深对思政课课程属性的认识。“大思政课之“大”根本在于思政课之“大”。如果从课程结构看,这里的“大”体现出思政课是要素丰富的整体结构,熔铸了知识、技能和价值等各维度的课程元素,具备了一门课程所需要的全部课程要素。思政课的综合性强,涉及多学科知识,其专业性、学术性不亚于任何一门课程。如果以狭隘的、单一的课程观视角审视,便无法揭示思政课的丰富内涵和系统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思政课”更为明确展现了思政课的广博属性。

“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破解思政课的适应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这里的“适应不适应”更多指向思政课是否及时有效地紧跟时代要求,顺应社会发展,契合教育对象的需要。“大思政课”建设立足思政课的社会本质,关切思政课的社会需求,将思政课投身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讲授思政课不能干巴巴的,要把课程背后的时代意蕴、社会气息讲出来,要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讲好思政课。思政课如果做不到与社会精准对接、有效融入,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赢得学生的认同。

“大思政课”建设进一步落实思政课的课程资源转换问题。长期以来,思政课容易被人诟病为脱离实际、不接地气,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课程内容陈旧、缺乏现实性。“大思政课”建设尝试从社会空间获取课程素材,把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及时纳入课程内容,将社会资源向教学资源及时有效转换,使其成为教学内容。这既有效提升了思政课课程内容的鲜活性,也有助于形塑思政课的课程资源转换机制,推进思政课与社会现实的有机联动。事实上,现实生活是思政课的实践基础,“大思政课”建设注重发挥社会资源的育人价值,为社会生活与思政课的有效贯通,推进课程内容建设专业化、科学化提供了重要抓手。

“大思政课”建设课程拓宽思政课的实践性渠道

“大思政课”建设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对思政课的本质性认识,而且在实践层面,也推动了思政课走向更广泛的社会空间,建立起多样化的沟通渠道。“大思政课”建设延展了思政课育人的各种手段和方式,尤其是在社会空间,借助于社会的力量来支撑,夯实思政课的实际效果。从课程实践的角度看,“大思政课”建设激活社会空间中的育人资源,拓宽社会空间中的育人渠道,进而发挥思政课“社会大课堂”的整体育人效果。

“大思政课”建设积极构建育人的“社会大课堂”。它将社会看作是开阔的育人空间,注重人的思想价值,精神的引领的社会支撑性和社会协同性。社会是广阔的育人天地,是思政课得以施展空间的重要场域。社会教育会强调各种社会元素、社会事件、社会制度,本身就有育人功能。社会生活中富含了多样化的理论资源,他们可以有效的转化进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当中。“大思政课”建设立足于开阔的社会视野,借助多样化的社会空间,从现实的人的社会需求出发,以思政课“沟通心灵、启智润心”的效果。

“大思政课”建设着力打造社会协同参与的“大师资”。“大思政课”建设突破了传统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格局,注重吸纳社会成员的参与,特别是,它将社会生活中具有榜样引领、价值示范和思想启迪效应的卓越典范纳入思政课的课程设计,使之成为重要的育人力量。这样,“大思政课”建设在校内专业化教师队伍之外,建立一支社会力量参与的师资队伍,以有效的配合专业教师队伍,实现育人力量的协同发展。

“大思政课”建设亟待建立思政课的“大评价”。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有力推行和全面铺开,对思政课的评价也随之发生改变,树立一种新的评价观。以往那种“以记忆为中心”,注重知识复现的评价模式,慢慢让位于关切学生的情感体验、社会互动、公共实践的评价模式。“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引入“大评价观”。这种“大评价观”是让学生置于思政课与现实世界的广泛联系中,让学生真正在思政课的观摩、实习、操作、实践中,获得积极正向的价值体验,摆脱以往静态化、孤立化的、知识化的评价,转向积极的、体验式的、过程性的评价。

上一条:破解“矮化”“窄化”认知 直击职业教育难点痛点问题

下一条:高校思政课要发挥好“四史”立德树人重要作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