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婧)“筑路无止境,有路方能振兴。”近期,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四好农村路”实践团走访湖南省常德市、吉林省长春市、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和湖南省浏阳市楠洲村等地,开展了农村道路调研。
正直疫情防控期间,实践团在注意个人防护的同时,有效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持续推进不误调研,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确定实践活动的重点为各个市、县、村2020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决胜期各个市、县、村的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通过现场采访、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当地的交通现状及呈现的问题、农村道路养护所采取的措施、道路建设给村民与乡村振兴带来的经济效益。据悉,各县市农村道路在养护与监督方面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公路技术也进一步提升,保障了道路的正常通行,促进了经济发展。
其中,湖南省常德市农村公路修建改造近20000公里,总投资高达六十多亿,并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实际监督管理模式,对质量进行严格巡查把控,且养护过程也按照公式化养护模式,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模式机械化。各部门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方案制定出常德市农村公路管理方案,有效帮助全市群众解决出行问题。有村民说“从羊肠道到泥巴路,从水泥路到旅游路,家门口的这条路越来越宽,乡亲们的致富路越走越顺。”
在调研中还发现多地农村公路在建设与养护方面存在布局不够完善、技术等级有待提高、用地紧张和养护资金短缺等诸多问题,各省市也正致力于解决问题。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交通局规划建设股室的办事员阚浩钟表示:“为确保农村公路建一条、成一条、养一条、保一条,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我县已初步建立了农村公路长效养护机制,并完善公路养护质量巡查制度和质量跟踪制度,加快促进农业产业布局与结构趋于科学、合理,加大受益群众的幸福感。”
近年来,交通学院“四好农村路”实践团成员不懈努力,调查研究、合理提议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提升了长理学子的专业素养,为以后更好的从事交通道路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保障。
农村道路的建设不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一体化与地区协调化发展,而且是国家进行脱贫攻坚与实现全面小康的一大推动力。实践团成员定努力践行交通青年精神,为建设“四好农村路”当好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