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党建频道文博之窗 → 正文

聚焦文博会 | 包罗万象的手工技艺 悠久传承的生活美学 文旅博览会上的“山东手造”

作者:发布时间:2022-09-11 23:08浏览次数:

905FE

郓城剪纸、黄县窗染花、垦利旗袍、齐河面塑……这些包罗万象的手工技艺、有着悠久传承的生活美学,如今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山东手造”。今年,山东明确提出着力推动“山东手造”全面起势。高效推进、高频亮相,在9月15日即将开展的第三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首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上,“山东手造”频频刷屏。“众星”云集,届时,将打造一场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手造”盛会。

一把剪刀诉说黄河深情

聚焦文博会

四川黄河九道湾、甘肃大水车、宁夏丝绸之路驼队、山西壶口瀑布、河南三门峡大坝、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蜿蜒万里的黄河沿岸,各地风土人情跃然剪纸之上。这幅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黄河情》,出自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秀玲之手。

本届博览会上,菏泽市郓城县将《黄河情》剪纸作品带到现场。作品以剪纸长卷形式,用传统的剪纸元素及阴阳结合技法,剪制描绘出沿黄九省区的黄河文化和地域景观。

纵观黄河之水从源头的涓涓细流到奔腾入海,其中水势变化最有看头。“黄河奔腾入海,浪花一朵接一朵,河水和海水的相融气势更强。”水势之外,杨秀玲还将泰山、孔子等元素体现到作品中,“黄河山东段特色很多,选用了大家所熟悉的‘一山一水一圣人’之外,还用到了‘孟母三迁’元素、‘孝道’元素等,体现山东文化底蕴。”据了解,从2021年2月到6月,杨秀玲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宽0.63米,长12米的剪纸作品。

“茂腔一唱,饼子贴在锅台上,锄头锄到庄稼上,花针扎在指头上。”在潍坊市诸城展位,百年茂腔“出新”不忘“推陈”,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展现茂腔的独特魅力。

聚焦文博会

巧手制陶“点泥成金”

新生地上的老手艺、盐碱地上种出甜蜜蜜、舌尖上的黄河口味道……在东营市垦利区展位,以“长天厚土黄河流 深情相拥入海口”为主题设置了三大板块,重点展示黄河口草编、泥陶、黑陶、手工旗袍等传统手工技艺,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生动实践。

聚焦文博会

此次参展,兰陵县不仅带来小郭泥塑,还将展示兰陵陶笛、木影花灯等各类手造产品,设置儒学兰陵、诗酒兰陵、山水兰陵、红色兰陵等板块,展现“好客兰陵、好品兰陵”的独特魅力。

在济宁市微山县展位,端鼓腔、虎头袢子、《微山湖人家》麦秸画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将集中亮相,全面展示推介微山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淄博市临淄区展位,“三千年泱泱齐风,八百载海内名都”的厚重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不仅有全智能咖啡机、机器人机械臂,还将现场设置编钟编磬表演,届时市民可以体验“不求金堂玉马登高第,但愿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独特魅力;在滨州市无棣县,源自宋代的鲁绣作品、承载黄河古道灵气的陶艺产品、白如玉亮如晶的盐雕,将现场展出,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铜器手造渐成流量担当

聚焦文博会

“过门笺、落门笺,落在地上都是钱。”在日照市莒县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过门笺”展现着不一样的民俗魅力。用红、绿、黄、粉红、紫、蓝等彩纸刻制而成的“过门笺”,是一种在春节期间张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艺术。每到春节期间,莒县以及鲁东南一带,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贴上五颜六色的“过门笺”,成为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微风吹拂,“过门笺”随风飘舞,是正月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博览会上,莒县将“过门笺”剪纸艺术搬到展会现场,让这门以往只能在春节期间才能见到的古老艺术,拥有了新的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重新焕发了生机。

聚焦文博会

具有“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之称的枣庄滕州市,孕育了距今7500年的“北辛文化”,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的故里。此次来到博览会,滕州市将集中展示全域旅游文化,充分展现“墨子鲁班故里·湿地红荷之都”的文化旅游品牌。

上一条:历史的重现 大美的呼唤——星球研究所推出《河西走廊—中国最伟大的走廊》

下一条:多彩文旅活动 感受花好月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