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政行校企四方联动,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精准扶贫、非遗保护传承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学校获评为全国普通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一、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作品载体、三阶递进、全程融入”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一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定位培养目标。2016年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非遗保护传承、精准扶贫等有机融合,为国家战略和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二是构建“模块化、进阶式”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强力推进课程建设。各专业设置了9个学分的就业与创新创业模块,建成了由59门课程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等红色精神融入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三是政行校企联动,打造众创梦工场。全面改造各教学楼、校园景观等公共空间,升级校内278个项目教学工作室、5大专业群实习实训基地,创建了集创意思维训练、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孵化转化于一体的“众创梦工场”:大学生创意创业街、五大专业群创新创业孵化区、尚艺创意设计中心以及湖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园(核心区)、湖南湘绣产业科技园等政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四是实施“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培养创新思维。改革人文素养类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思政课程等四类课程,有机融入创新创业精神、理念、知识等。第二阶,创意变作品。专业课程引进行业企业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将扶贫项目、非遗项目、企业真实项目、竞赛项目等引入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教学与项目实施融为一体,教学过程即设计制作过程,课程作业即作品。第三阶,作品变产品。教学中引进的企业真实项目、扶贫项目,其教学作品直接变产品;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创客创业俱乐部等社团,定期举行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创新创业成果展、创意集市、美院微商城售卖会等活动,学生作品直通市场。
二、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融合 助力贫困地区精准脱贫。一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双融合”模式。即创新创业项目研发与扶贫项目开发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精准扶贫融合。三年来,4300余名学生在通道县、隆回县、安化县等国家级贫困县完成“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顶岗实习,近90%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源于贫困地区实践,218件师生创新创业作品转化为扶贫项目。二是开发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三共享”资源。即基地、人员、资源共享。与贫困地区政府及民族工艺企业共建“侗族非遗保护与研发工作站”“梅山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发中心”等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共建“湘瓷”“侗锦”“花瑶挑花”大师工作室等;打造了一支由345名教师、48名企业优秀工匠、19名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成的育人与扶贫团队;师生共同开发了民族工艺创新产(作)品2600余件套。三是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四协同”机制。即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精准扶贫。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签订精准扶贫和合作育人协议19个。师生共同组成的技术服务、产品研发、对口支教、非遗保护等扶贫小分队12个,开展技术会诊7次,解决技术难题45个。
三、创新创业教育与非遗保护传承融合 促进传统工艺振兴。一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与湖湘非遗保护传承模式融合。构建“四位一体”非遗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论学习、实践教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四位一体,非遗保护传承“文化研究、技艺传承、创新研发、传播推广”四位一体,两者整体融合。2018年毕业生中7人获得湖南省“湘绣优秀工匠”“湘瓷优秀工匠”“衡阳绣艺优秀工匠”称号,5人获得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二是创新创业项目研发与非遗项目挖掘整理融合。把非遗保护传承项目作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主要内容,2018年立项的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有21项属非遗保护传承项目,其中有12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竞赛奖励。打造了“新湘绣”“新湘瓷”品牌,不仅引领湖湘非遗产业振兴发展,还走向了巴基斯坦、马来西亚、肯尼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智利、格鲁吉亚等其他国家。三是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湖湘非遗保护传承活动融合。近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非遗走进贫困县”“非遗作品创意集市”等非遗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打造了毕业设计开放展示周、“新湘绣•学院展”、学院奖等非遗品牌活动;与湖南省工艺美术协会等共同打造了湖南省湘绣文化艺术节、湖南省工艺美术品博览会、湘赣鄂皖四省非遗联展等非遗活动。此外,学校鼓励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展览、专业竞赛,通过非遗类活动、赛事,显著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三年来,学院系统开发了湘绣、陶瓷、首饰、服装、包装产品等近万件套;学生参加创意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达92%,学生谭惠文获得2019全球技能挑战赛时装技术项目金牌,填补了湖南空白;成功孵化“千亿影视”等学生创业公司32个,涌现了扎根湘西带动乡亲脱贫致富的滕飞,设计业务做到“一带一路”的李路城等创业典型。